黄石试题资料

首页 >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> 试题资料

下列语句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表述正确的是:

华图教育 | 2022-04-22 14:15

收藏

  4. 下列语句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表述正确的是:

  A.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——液化

  B.雾里山疑失,雷鸣雨未休——升华

  C.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——凝固

  D.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——液化、凝固

  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

  第一步,本题考查物理知识。

  第二步,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,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。这句话涉及到的是水结冰的现象。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。水结冰是典型的凝固现象。C项正确。

  因此,选择C选项。

  【拓展】

  A项: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”出自杜甫的《绝句》,意思是我坐在窗前,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,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。这句话涉及到的是雪。凝华,是指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。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。A项错误。

  B项:“雾里山疑失,雷鸣雨未休”此句出自郑板桥的《江晴》。诗面上讲的是一段雨后风景,雨雾缭绕群山,雷声伴着最后的细雨,谈到了雾和雨,在晚上,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液化成小水珠,停留在空中就形成了雾。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时,遇冷温度下降液化成小水珠,降下即为雨。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,会对外界放热。雾和雨是典型的液化现象。B项错误。

  D项:“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”出自曹丕的《燕歌行二首·其一》,意思是秋风萧瑟,天气清冷,草木凋落,白露凝霜。这句话涉及到的是露和霜。凝华,是指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。霜是由地表上的水蒸气在较低温度下放热凝华形成的,落在草、树枝等近地表的位置。在晚上,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液化成小水珠,停留在空中就形成了雾,弥漫在空中的。地面上草、木、石块等固体由于辐射热量,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空气温度的下降。当草、木、石块等降到某一温度而使附近的空气达到露点时,则有水珠凝结在这些物体上液化形成露。D项错误。
 

扫码关注:湖北教师招聘信息网

回复:事业单位,0元领取事业单位抢分计划

回复:教师岗,0元领取事业单位D类备考资料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